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二级建造师法规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有何限制,这种限制对第三人是否有效?(考点: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职权限制及效力)

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有何限制,这种限制对第三人是否有效?(考点: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职权限制及效力)

更新:2025-06-26 17:39:17编辑:GD888归类:法规人气:22

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及对外效力分析

作为深耕商法教学十余年的环球网校讲师,我在企业治理实务中发现,法定代表人权限争议是公司纠纷的高频考点。根据现行法律,法人章程可对法定代表人职权进行三类限制:

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有何限制,这种限制对第三人是否有效?(考点: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职权限制及效力)

1. 交易金额限制:如规定单笔合同超过500万元需经董事会决议;

2. 业务范围限制:禁止法定代表人涉足担保、投资等特定领域;

3. 程序性限制:要求重大交易需附股东会决议文件。

但此类限制对第三人效力遵循"内外有别"原则:

  • 对内有效:法定代表人越权时,公司可依据章程追究其责任;
  • 对外无效:善意第三人不知悉限制时,公司不得以章程抗辩。法律通过《民法典》第61条和《公司法》第11条确立该规则,旨在保护交易安全与第三人合理信赖。
  • 实务难点在于"善意"认定:第三人若应审查章程却未尽注意义务(如金融机构放贷前未核查公司章程),可能被推定为非善意。

    真题演练

    题目:甲公司章程规定"法定代表人签署500万元以上合同须经董事会批准"。法定代表人王某未经程序与乙公司签订800万元供货合同。乙公司不知该限制,甲公司能否主张合同无效?(考点:法人章程对法定代表人职权限制及效力)

    解析

    1. 合同有效。根据《公司法》第11条,章程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 乙公司善意认定。乙公司无义务主动核查甲公司章程,除非存在明显可疑情形;

    3. 甲公司救济途径。可内部追责王某,但对外须履行合同。

    此案典型体现了商事外观主义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平衡,考生需重点掌握"内外区分"原则的适用逻辑。

    中国建筑人才网,唯才建造师人才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特别法人中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包括哪些?(考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类型) 当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超越其权限订立合该合同的法律效力应如何判定?(考点: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合同效力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