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二级建造师法规设立法人时,对法人的经营范围有何规定?(考点:法人经营范围规定)

设立法人时,对法人的经营范围有何规定?(考点:法人经营范围规定)

更新:2025-06-26 17:38:23编辑:GD888归类:法规人气:20

作为多年从事企业法律实务教学的讲师,我经常强调法人经营范围是市场主体登记的核心事项之一,也是企业合规经营的首要边界。今天,我将结合法律规定和实务经验,系统解析法人经营范围的相关问题。

法人经营范围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对法人经营范围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

根据《公司法》第12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这意味着经营范围首先属于公司自治范畴,由股东通过章程自主决定,但必须通过登记程序获得法律确认。

2. 特殊项目需经批准

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如金融、医疗等特许行业),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后方可经营。这类项目通常分为前置许可(登记前批准)和后置许可(登记后批准)两种类型。

3. 变更需办理登记手续

公司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变更登记擅自超越经营范围开展业务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4. 经营范围不等于经营能力

根据"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经营范围不构成对经营行为的绝对限制,企业可从事未登记但法律未禁止的一般经营项目。但涉及特许经营项目的除外。

5. 不同类型法人的差异规定

营利法人(如公司)与非营利法人在经营范围上适用不同规则。营利法人以营利为目的,其经营范围体现为业务活动领域;非营利法人则受其设立目的限制。

实务分析与教学重点

在多年教学和实务咨询中,我发现学员和创业者对法人经营范围存在几个常见误区,需要特别注意:

误区一:认为经营范围越广越好

不少创业者喜欢在章程中罗列大量经营项目,认为这样可以"全覆盖"未来业务。实际上,经营范围应当与公司实际业务方向相匹配,过于宽泛可能导致:

  • 增加特定行业监管要求
  • 影响专业形象和品牌定位
  • 提高合规成本
  • 误区二:忽视前置许可项目

    对于需要特殊许可的经营项目(如教育培训、医疗器械等),必须取得批准后才能开展业务。实务中常见的问题是:

  • 误将前置许可项目当作一般项目登记
  • 取得登记后未及时办理相关许可
  • 许可到期后未续期继续经营
  • 误区三:混淆变更登记程序

    经营范围变更需要同时完成两个步骤:

    1. 修改公司章程(需股东会特别决议)

    2. 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实务中常有企业只完成第一步就开展新业务,导致合规风险。

    教学提示:

    我常提醒学员注意《民法典》第505条的新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这意味着超越经营范围的民事行为效力判断更加注重实质合规性而非形式要件。

    典型真题解析

    真题:

    关于法人经营范围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考点:法人经营范围规定)

    A. 企业法人必须严格按照登记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超越范围的行为一律无效

    B. 法人经营范围由出资人自主决定,无需任何登记或批准程序

    C. 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涉及许可项目的需经批准

    D. 非营利法人的业务范围不受任何限制,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

    解析:

    正确答案是C。

  • A选项错误在于,根据《民法典》第505条和《公司法》精神,超越经营范围的合同不必然无效,只有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等强制性规定的才会影响效力。
  • B选项错误,因为法人经营范围虽属自治范畴,但必须依法登记,特殊项目还需批准。
  • D选项错误,非营利法人虽不受营利目的限制,但仍需在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活动。
  • C选项准确概括了《公司法》第12条的规定,是唯一完全正确的选项。
  • 通过这道题,我希望学员掌握三个要点:一是经营范围的公司自治属性;二是法定登记要求;三是特殊项目的批准程序。这也是企业法律实务中最常遇到的核心问题。

    中国建筑人才网,唯才建造师人才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包括哪些权利?(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 非营利法人中的社会服务机构法人,在设立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考点: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设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