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被撤销的,其民事主体资格何时终止?(考点:法人被吊销等情形下民事主体资格终止时间)
作为在环球网校执教多年的法律讲师,我经常遇到学员对法人终止时点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个高频考点——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被撤销时,其民事主体资格究竟何时终止?

核心结论
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被撤销的,其民事主体资格自清算完成并办理注销登记之日终止(考点:法人被吊销等情形下民事主体资格终止时间)。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仅导致法人丧失经营资格,而非直接消灭其民事主体资格。
深度解析
1. 行政处罚与主体资格分离原则
吊销营业执照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其法律效果仅在于剥夺法人的经营资格,这是行政权力对法人违法行为的制裁。但民事主体资格的消灭必须遵循《民法典》规定的清算注销程序,这是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和市场交易安全的立法考量。
2. 清算期的特殊法律地位
根据《民法典》第72条,清算期间法人仍然存续,但活动范围限于清算事务。此时法人虽不能开展新业务,但仍需以现有财产清偿债务,并可作为诉讼主体参加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要求,被吊销企业未注销前仍应列为诉讼当事人。
3. 实务中的典型误区
许多当事人误以为吊销即代表法人"死亡",这导致大量被吊销企业成为"僵尸主体"。实际上,清算义务人(如股东、主管部门)若未及时清算,可能面临债权人追究连带责任的风险。某案例中,法院判决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支付欠薪,并追究股东连带责任,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真题示例
题目:某有限责任公司因虚假注册被吊销营业执照,但未清算也未注销。此时该公司( )
A. 丧失经营资格和民事主体资格
B. 仅丧失经营资格,仍具民事主体资格
C. 经营资格和民事主体资格均未丧失
D. 需经法院宣告后才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解析:正确答案为B。根据《民法典》第72条及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规则,吊销营业执照仅消灭经营资格,民事主体资格需待清算注销后方终止。A项混淆行政处罚与主体资格关系;C项忽视吊销对经营资格的影响;D项将普通清算程序与破产程序混为一谈。此题为典型的多重考点复合题,需准确区分"经营资格"与"民事主体资格"两个法律概念。
中国建筑人才网,唯才建造师人才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