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 第25页
-
特别法人中,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一规定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核心原则,即通过民主选举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从法律实践来看,居委会和村委会的选举方式有明确差异: 1. 居民委员会:根据《城市居...
-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滥用权利损害法人或其他出资人利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考点:出资人滥用权利责任)^[1][2][3][4][5][6][7][8]^。 解析 作为法律从业者,我在处理公司纠纷案件时,经常遇到出资人滥用权利的情形。《民法典》第83...
-
法人的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考点:法人分支机构责任承担)。 第一人称解析: 在实务中,分支机构虽能以自身名义开展业务,但法律上仍被视为法人的延伸。我曾处理过一起分公司合同纠纷案,法院明确指出:分公司签订的合同,总公...
-
法人解散时,清算义务人应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考点:法人解散后清算组成立时间)。 第一人称解析: 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我发现2024年7月施行的新《公司法》第232条对清算组成立时间作出重大调整。以往实践中常见股东拖延清算的情...
-
营利法人登记成立后,其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即为该法人的成立日期(考点:营利法人成立生效日期)。这一日期标志着法人正式取得民事主体资格,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义务。 第一人称解析: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认为营业执照签发日期的法律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解析: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常遇到特别法与一般法的适用问题。特别法优先原则的核心在于:当同一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中,特别法(针对特定主体、事项或地域的细化规定)与一般法(普遍性规定)冲突时,优先适用特别法。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特别法,在消费者合...
-
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下属的民政和民生工作委员会(实践中常整合为妇女和儿童工作委员会、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等)主要承担四类职责:一是组织困难群体救助,包括低保申请初审、特困供养对象排查等民政服务;二是落实惠民政策,如老年津贴发放、残疾人补贴申报...
-
机关法人作为特别法人的一种,其成立无需履行登记手续,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即自动取得法人资格。这一规则直接源于《民法典》第97条的明确规定——"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 从法理角度看,机关法人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
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监督机构,监事会在营利法人中扮演着制衡董事会的重要角色。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实践,我认为监事会确实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这一职权并非空泛的制度设计,而是基于以下法律逻辑和现实需求: 1. 法律依据明确 《公司法》第39...
-
非营利法人提供服务取得收入后,应专项用于实现其公益目的或非营利目的,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会员分配利润。具体使用规则包括: 1. 用途限制:收入必须用于业务活动成本,如民办养老院的住宿费收入需用于改善设施和服务质量; 2. 财务监管:需定期公开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