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 第19页
-
捐助法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法定代表人作出决定的程序违反法律时,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主管机关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但捐助法人依据该决定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 解析: 作为法律从业者,我认为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捐助法人内部治理的严格规范...
-
特别法人中的机关法人,其工作人员是否享有公务员待遇?答案是:机关法人工作人员中,只有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并由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才属于公务员并享有相应待遇。 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我注意到这个问题常引发混淆。机关法人作为特别法人的一种,其民事主...
-
1. 行使知情权:要求公司在决议合并/分立后10日内书面通知债权人,30日内在报纸公告; 2. 主张异议权:接到通知30日内(未接到通知则公告日起45日内)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3. 主张连带责任:分立后各法人对原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合并后由存续/新...
-
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的目的是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使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规范管理并保障公益目标的实现(考点: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目的)。 作为从事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深刻体会到法人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过去事业单位常被视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缺乏...
-
营利法人从事经营活动时,保障职工权益的核心要求包括: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开展职业培训,并通过民主管理机制维护职工参与权。这些义务源于《公司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对营利法人社会责任的明确规定,是平衡企业经营与劳动者利益的关键制度设...
-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法人资格不会立即终止(考点:企业法人吊销执照后资格状态)^[1][3][4][6][7][8]^。 第一人称解析: 作为企业法务人员,我经常处理营业执照吊销后的法律实务。吊销营业执照是行政处罚手段,但法律明确区分了"吊销"与...
-
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经费、成员生活补贴以及社区公益事业经费三部分。具体来源包括: 1. 拨款:由不设区的市、市辖...
-
地方规章的名称通常包含"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关键词(考点:地方规章名称特征)。这些名称特征反映了规章作为行政管理工具的特性,既区别于法律的"法"、行政法规的"条例",又体现了具体操作性。 从实务角度看,我注意到地方规章命名有三大特点:一是"办法"...
-
部门规章的效力范围主要覆盖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中国、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所管辖的特定行政管理领域。其效力限于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通常以“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形式规范行业或专项事务。 ——解析—— 作为法律从业者,我认为...
-
营利法人中,董事会可以决定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考点:营利法人董事会聘任解聘财务负责人权)。 解析 作为公司法务顾问,我在实务中反复验证这一法律要点的准确性。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决策机构,其人事任免权直接关系到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根据《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