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顶管的施工做法 能否请您为我解答这个问题?
导读
在市政管线建设中,顶管技术以非开挖优势成为穿越道路、建筑密集区的首选。本文结合多年现场经验,从工艺选择、施工难点到质量控制,系统剖析顶管施工的核心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实操参考。
一、施工前的关键准备
1. 地质勘查与方案设计
顶管施工前需彻底摸清地层条件,包括土质类型、地下水位及障碍物分布。我们曾遇到因未探明流砂层导致顶进力骤增的案例,后续通过注浆加固才解决。设计阶段需综合管径、顶进距离选择工艺,例如DN800以上管道宜用人工顶管,长距离则需中继间接力。
2. 工作井施工
工作井尺寸需满足"管长+设备+操作空间",通常深度5米以上需分级放坡。井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底板预埋导轨时需用全站仪校准,水平偏差控制在±2mm内。
二、核心施工流程
1. 设备安装与出洞控制
顶管机就位后,需进行油路、导向系统联动调试。出洞阶段最易发生水土流失,我们采用钢套筒+橡胶密封圈构成动态密封,配合井外注浆形成止水帷幕。
2. 顶进与纠偏技术
3. 管节连接
钢管采用V型坡口焊接,全程氩弧焊打底;混凝土管则用钢涨圈+橡胶止水带,安装时需用千斤顶对中夹具确保同心度。
三、风险控制要点
1. 地面沉降防控
通过实时监测地表位移(预警值10mm),调整顶进速度与注浆量。某项目在粉砂层顶进时,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最终沉降仅3mm。
2. 突发障碍处理
遇到不明障碍物立即停顶,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曾处理过遗留桩基案例,通过微型盾构机破碎后取出,比传统开挖节省15天工期。
顶管施工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从2018年参与首个顶管项目至今,我深刻体会到:精细的前期策划、实时的动态调整,才是确保"地下长龙"精准贯通的核心密码。
中国建筑人才网,唯才建造师人才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