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工程招标投标做法正确的是() 求快速给个说法!
在建筑工程领域,规范的招投标流程是保障公平竞争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结合多年行业经验,我将从法律依据和实务操作两个维度,分析合规的招标投标做法,帮助从业者规避常见法律风险。
正文内容
一、招标环节的核心规范
1. 招标性质认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属于要约邀请行为,投标才是要约,而中标通知书构成承诺。实务中常见误区是将招标误认为要约,这可能导致合同成立时点的法律判断错误。
2. 招标文件编制
招标人不得设置最低投标限价,但可设定最高限价。近期某地住建局处罚案例显示,限定最低价的行为将被认定为排斥潜在投标人。文件编制需明确技术标准和合同条款,避免出现"量身定制"参数的情况。
3. 信息发布要求
公开招标需在平台公告不少于5个工作日。2025年新规强调,资格预审文件需包含企业资质、财务状况等关键审查要素。
二、投标环节的合规要点
1. 投标文件响应
投标方必须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作出完全响应,技术方案与报价清单需严格对应。近期福建案例显示,不同投标人电子文件硬件信息雷同将直接认定为串标。
2. 联合体投标规范
联合体中标后应共同与招标人签约,各方承担连带责任。常见错误是牵头单位单独签约,这违反《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
3. 投标时效性
截止时间后送达文件应拒收,但实践中超时30秒被接收的案例仍存在争议。建议使用电子投标系统自动锁闭功能规避风险。
三、评标与合同签订
1. 评标委员会组成
技术经济专家占比不得少于2/3,成员应为5人以上单数。2025年曝光的操控评委打分案件警示,需建立评标专家动态考核机制。
2. 合同签订限制
中标后不得调整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分包仅限非主体工程且需在投标时载明。某装饰公司因违法分包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案例值得引以为戒。
3. 电子归档要求
新实施的《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归档规范》规定,交易平台文件至少保存3年,招标代理需形成完整归档信息包。
实务建议
1. 建立投标文件三级审查制度,重点核对资质文件与报价清单逻辑关系;
2. 定期更新企业串标行为负面清单,2025年两部门公布的6起典型案例应作为培训教材;
3. 电子投标需验证文件哈希值,防范投标截止前恶意篡改风险。
中国建筑人才网,唯才建造师人才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